創新創造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知識之間的重新組合!
發布時間:
2018-07-12
4785
現在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因循守舊就意味著失敗。只有持續采納新方法、新技術,持續地有新發明、生產新成果,我們的事業才能獲得提升。但是創新也是不容易的,每個新事物要獲得人們的懂得、確定與支撐,老是必要一個進程的。
從常識的狀態上看,創新創造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知識之間的重新組合,任何一種創新創意都是先把原有的常識從固定的布局中游離進去。然后在全新的系統中產生全新的體系,全新的知識結構。
因此我們要說,在創新過程中,“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是最重要的。固然,我們也需要卓越的 想像力,兢兢業業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冷靜的頭腦。魯迅先生曾稱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電話是受到電報發明的啟示而發明的,但從1837年塞繆爾·莫爾斯發明電報機至1876年發明電話,幾乎經歷了40多年的時間。
1873年6月2日下午,貝爾和他的助手托馬斯·華生兩人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聯合試驗他們的電報機。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一個簧片被粘在磁鐵上了,當華生拉開這塊簧片時,貝爾發現他這邊房間里電報機上的簧片自己顫了起來,并發出了聲音。這一發現使這位善于思索的學者發生了興趣,產生了新的構想。他想,人說話的聲音是一種空氣振動,如果對著一塊薄鐵膜片說話,會使膜片顫動,如果在膜片的后面放一塊電磁鐵,膜片振動會改變與電磁鐵的距離,使電磁鐵的磁力線發生變化,電磁鐵線圈中就會感應出相應的變化電流。這電流順著電線傳送到對方同樣裝置的電磁鐵線圈中,就會使電磁鐵的磁力線發生變化,吸動它前面膜片,從而發出聲音。于是由這次的靈感才發明了電話機。
啟發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知識是創新的原料,創新創造在一定意義上是知識的重新組合,擁有足夠量的多維度的知識是創新創造過程所必需。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必須在學生具備一定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學生靈活自主創新性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奇思妙想旗下玩轉發明課程開設多年,成果顯著
張倩紅簡介
張倩紅老師,玩轉發明高級教師,自2016年至今從事科技發明教育教學工作,善于設計多種課堂教學方式,總是能給學生帶來趣味課堂,深受學生的喜愛。期間輔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比賽、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等科技類賽事并獲得獎項,以及教授發明創造學員數百人,學生收獲靈感近千份并輔導學生申請國家專利數十份。
2017年-2018年奇思妙想教育教學所帶學生獲獎情況
2018年科技節:
卓雅小學 劉姝瑤 《新型紙巾盒》 南山區小制作一等獎
卓雅小學 蘆裕 《空調提醒門》 南山區小發明二等獎、深圳市小發明一等獎
卓雅小學 奚浩航 《感應路燈》 南山區小發明二等獎、深圳市小發明二等獎
卓雅小學 譚竣元 《防摔落報警器》 南山區小發明三等獎
卓雅小學 張郟熹 《抽屜砧板》 南山區小發明三等獎
卓雅小學 董俊韜 《暖手的書桌》 南山區小發明三等獎
卓雅小學 黃鑠穎 《節能提醒斑馬線》 南山區小制作三等獎
卓雅小學 馬卓航 《指南針地圖》 南山區小制作三等獎
卓雅小學 陳泓睿 《發光羽毛球》 南山區小制作三等獎
校區課堂精彩

學生作品


免費咨詢熱線:133 8079 7236(周老師)微信同步
返回列表